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

七步成詩


 










七步成詩現存的記載最早見於南朝宋劉義慶的《世說新語·文學》:「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,不成者行大法。應聲便為詩:『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,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,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 』帝深有慚色。」
魏文帝曹丕稱帝以後,非常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能。有一次,因為一件小事,曹丕打算借機殺曹植,就要曹植於七步之內作出一首完整而且合乎韻律的詩。曹植明知曹丕故意為難自己,但君命難違。想到迫害自己的人是自己的親兄長,曹植感到異常悲憤。一時,他吟下這首詩。曹丕聽了這首詩,感到很慚愧。
        這首詩流傳至後世,又出現四句的版本:「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」並於小說三國演義[3],但《三國演義》所述是應聲而非七步而作。由於《三國演義》的流傳較《世說新語》為廣。因此四句的版本比原來六句的版本更為人所熟知。
另外又出現了「煮豆燃萁」這個成語形容手足相殘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83%E6%AD%A5%E6%88%90%E8%A9%A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